9月看书

隋版文娱文抄公(二更合一,21w营养液加 (第2/5页)

天才一秒记住【9月看书】地址:www.9yks.com

民间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曲子词;隋唐开始发展,如《河传》《杨柳枝》原本就是隋朝的民歌;到了盛唐,大量人参与创作曲子词,人词兴起;北宋厚积薄发,造就了“宋词”的辉煌。

“词牌”的平仄规定,其实就是“古乐谱”。先有了第一首词曲,传唱度上去后,其他人跟着这个乐谱继续填词,然后形成了一个“词牌”。用后世比喻,就是“翻唱填词”。

如《满江红》就是柳永创的新调。柳永少年时是青楼常客,乐工每谱了新曲,都会找柳永填词。新曲流行后,人们跟着填词翻唱,《满江红》的词牌才流传下来。

现在正是词的草创阶段,词牌很少。李玄霸随便从后世拿出来一首词,都是“新曲”,平仄韵脚都是他说了算。如果词中有不合适的字眼,他能随便改。

词现在是“民间艺术”,填词现在虽是人偶尔做的雅事,但你要求某个人去填词,就是把人当乐工。上层贵族虽然会跟着传唱,但不会自己写曲子找李玄霸去填词。

杨广倒是能找李玄霸。但以杨广的性格,他只会自己填词,让别人传唱。

这之后李玄霸的“人路线”就很清晰了。

在他还需要看人眼色,参加会的时候,若被人点名要求风雅,他就谱曲填词,偶尔遇到正好适合自己会背的诗的场景,再拿首诗证明他会写,只是不爱写。

等名声打响之后,他就主业写。骈俪他写不好,就写秦汉的散,提前开启古运动。

古运动就是韩愈倡导的摈弃华丽的骈俪,重归汉唐言之有物的散体,名为托古实则创新的“艺复兴”运动。

李玄霸在网络纵横那么多年,讥讽小章不手到擒来?

等他哥当了皇帝后,他就可以把诗词都丢一边去,再也不用抄诗词强装自己合群,专注写讽刺时政。

他哥被骂了还要夸他讽刺得好,说他是镜子。

合掌,摊手。这大豪的逼格不就建立起来了吗?有了豪的逼格在,他就能在仕林中召集一群人“结党营私”了。

好不容易穿越一回,什么都不做,对得起穿越大神吗?李玄霸现在苟着,只是因为皇帝是杨广,不是因为他真的是咸鱼。

他前世一辈子都在底层摸爬滚打,好不容易生活有了点起色,正准备成人高考的时候就穿越,不可能不渴望名利。

至于道德感什么的,他有,不多,可能还不如他纯古人土著的哥。

自己和自己重视的人过得好就是李玄霸追求的一切。他准备在朝堂大展拳脚也不是什么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就是想自己扬名立万,以及让家人过得更好而已。

用隋唐版本“娱抄公”这块砖敲开坛的大门,以讽谏散铸造自己在坛的神格,就是李玄霸思考了多年,终于给自己确定好的职业规划。

现在,等他三姐和姐夫把《满江红》的谱子传出去,他就终于迈出第一步了。

至于在郑氏那一场斗,不过是意外之喜,顺带帮他梳理完善了今后要走的路。

李玄霸虽然不喜吵闹,为了自己的职业之路,也能忍下暂时的喧闹。

果然不出他所料,当琵琶声音响起后,他和李世民所住的小院子里的人越围越多。

窦夫人正和趁着李昭回门宴,归家与父母小聚的李大娘和李一娘聊天。听到这里有热闹后,窦夫人带着李大娘、李一娘和一众李渊的妾室,与赴宴的客人女眷们也来凑热闹。

一群女眷中混了两个七岁孩童,琴、筝、琵琶、箜篌、笛箫等各种乐器一一上场。

有女眷玩得过于兴奋,还让人端来大鼓,在鼓上跳舞助兴。

女眷们都十分喜欢李昭这首《满江红》。在窦夫人的鼓励下,李大娘、李一娘、李三娘三人共同舞剑。

李世民这个人来疯丢掉琵琶,跳到大鼓上蹦蹦跳跳:“阿玄,你也来玩!”

李玄霸叹了口气,拿了两团丝线堵住耳朵,过滤过大的声音,然后拿了个小槌敲锣。

李世民蹦蹦跳跳以双脚敲鼓,李玄霸面无表情敲锣,李家三位已经出嫁的娘子唰唰唰舞剑。

三人舞剑,恐只有杜甫的《剑器行》中“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能描述一一。

李玄霸看着看着,下撇的嘴角不知道什么时候微微上弯,半眯着的眼睛也精神地睁圆了。

倒是平常总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李世民,此刻眼睛笑成了半眯的模样。

若不是看他精力充沛,大汗淋漓,还以为李家一郎和李家三郎什么时候互换了。

唱完《满江红》,女眷们又奏起了此时流行的其他豪迈的歌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不戴绿帽就得死 极品房东 绝世高手混都市 大局 同居拍档 赶海捕鱼,我带妹纸钓巨物 我就是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