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看书

4. 第三章新闻采编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9月看书】地址:www.9yks.com

第一节新闻采编工作的管理机制

(一)采编工作的内容与特点

新闻采编工作是对新闻信息认定、采集、加工、制作的过程。通过采访编辑,信息的新闻价值被认定,然后被加工、润色,最后成为新闻作品呈现在受众面前。新闻采编工作主要由采访和编辑两部分组成。

1.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

记者凭借新闻敏感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然后接近新闻源,探究事实真相和来龙去脉。这种活动是一个过程。

新闻采访活动是调查研究的一种,它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具体任务和要求、自觉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新闻采访的对象是客观事物,新闻采访的基本性质是对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的活动。把采访归为调查研究的一种,是对采访性质的唯物主义的概括说明,它划清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界限。所有的记者,包括那些反对这个说法的记者,要想写出真实的报道的话,就非得把采法变成调查研究不可。□□同志也曾经明确地说过:“报纸工作人员是什么人?是调查研究的专业工作人员。报上的一切文章都应当是调查研究的结果。”

新闻采访与一般的调查研究又有不同之处:它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

(1)采访的目的在于传播。公安部门的人员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破案,历史学者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历史真相,新闻采访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向大众传播新闻事实。新闻采访活动具有公开性、广泛性。为了向大众传播,新闻采访就要选择政治上重要的、涉及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的、大众关心的、有一定趣味的事实。(2)新闻采访的基本任务是:迅速了解典型的(或足以说明问题的)、有新闻价值的、真实的事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性是采访中的重要问题。记者不仅要发现事实、了解事实、选择事实、核实事实,还应参加(体验)事实、追踪事实,最后才能报道事实。因此,新闻采访具有时效性和专业性,需要一批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来进行。(3)采访的基本活动方式是社会活动。新闻采访活动是非行政的、非法律的、又非纯属私人的活动。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与采访对象平等交流,而且这种交流是双方自愿的。记者代表着他所在的新闻单位,采访对象是某一方面的社会现象的代表。记者的活动具有独立性,灵活多样,记者应是社会活动家。

通过采访,记者对信息的真实性和新闻价值有了初步的认定。编辑工作就是要对信息进行再次的认定,并进行加工和制作。

2.编辑工作也是一个过程

它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印刷媒体相联系的;一类是与电子媒体相联系的。就印刷媒体而言,既包括稿件的选、编、审,又包括报道的解释和评论。具体地讲,包括制定报道计划、组织稿件、选择稿件、修改稿件、配置稿件、组织和撰写言论、制作标题、安排版面等。就电子媒体而言,除了要对文字稿从听的角度考虑进行编辑加工外,还要对图像、声音素材进行编辑加工,将多条新闻在时间上作线性的安排,以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编辑工作是把握报道方向的统筹决策。编辑的决策按层次可分为三种: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战役决策。战略决策是关于媒体的总体决策,战术决策是一个较长时期、较大范围的报道的决策,战役决策是一个较短时期、较小范围的报道的决策,三者相辅相成。制定编辑方针是编辑的最重要的战略决策。编辑方针是根据办报、办台方针以及实际情况对报纸和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所作的总体设计,是编辑工作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编辑方针的内容主要是:确定受众群;确定报道的内容;确定该媒体的水准;确定该媒体的风格。

编辑工作是新闻报道的最后一关,编辑的主要职责就是把关。编辑要对记者或通讯员采集来的新闻进行再次认定,并且加工、制作。编辑工作必须从整体出发,综观全局,根据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精神,结合社会的客观需要,来判断和比较各种稿件的报道价值,衡量稿件意义的大小,最后决定采用哪些稿件,所采用的稿件以什么方式发表,以及各自在版面或时段中处于什么地位等。编辑必须把好政治关、事实关、知识关和技术关,尽可能避免和减少错误的出现。

采访和编辑工作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以报纸为例,有的报纸采取采编合一的方式,即工作人员既当记者又当编辑;有的报纸采取采编分离的方式,即采访工作由记者完成,编辑工作由专门的编辑完成;还有的报纸采取采编轮换的方式,即一部分工作人员当记者,一部分工作人员当编辑,一段时间后再轮换。但不论采用什么方式,读者看到的报纸上的新闻作品都是采访工作和编辑工作结合的产物。因此,即使采取采编分离的方式,记者也应具有编辑意识,自觉地增强全局意识,提高文字水平,贯彻编辑意图;而编辑也应具有记者意识,关心现实生活,增强时效意识。只有采访工作和编辑工作同时提高,报纸的质量才可能有更大的提高。

3.新闻采编工作的四个特点

(1)立场要正确。不论是采访还是编辑,都要坚持正确的立场。无产阶级政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对新闻工作提出了全面的党性原则要求。在思想上,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以党的指导思想作为新闻工作的准绳。在政治上,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群众的实际行动。在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在采访中,记者进步的、正确的立场是其能够报道事实真相的重要保证,反动的、错误的立场往往会导致对事实的歪曲。在“□□”控制我国舆论大权的时期,1976年4月8日的《人民日报》上刊登了(天安门广场的□□政治事件》的报道。由于站在了反动的立场上,报道者颠倒是非,捏造了一系列的细节,把“四五”革命运动诬蔑为“□□政治事件”,歪曲了事件的性质,立场在这里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越是对矛盾极其尖锐、政治性非常强烈的事件的报道,记者的立场就越重要。编辑工作也应对稿件的思想政治问题把关,校正错误。稿件中的观点要与马克思主义,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精神一致。在阐述重大问题和原则问题时,在分寸上要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一些重大问题的提法,应该与党中央的公开提法保持一致。

(2)信息量大。新闻采编活动的目的在于向大众传播。新闻传播的功能之一就是传递信息,沟通情况,因此必须持续地向大众提供大量的信息。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每天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信息在传播,这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就采访而言,记者必须是社会活动家,建立自己的社会信息网,做信息的富有者,采集大量的信息。就编辑而言,编辑也应具有信息意识,关心实际生活,开阔眼界,通过各种编辑手段,将尽可能多的信息传递给受众。

(3)加工要好。一条新闻信息从新闻源到接触受众要经过新闻工作者的多次加工。报纸新闻先由记者采访得来信息,再经过记者的主观加工写成新闻稿,最后再由编辑选择加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电子媒体上的新闻更要经过复杂的技术处理才能被收听、收看。每天涌向新闻媒体的新闻稿件数量庞大,新闻媒体往往选择社会评价高、新闻评价高、符合其需要的稿件,对选定的稿件还要进行修改。对于单篇的稿件,编辑要订正事实,校正思想政治上的差错,修饰辞章,提高其质量;对于多篇稿件还要进行合理的配置。稿件与稿件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一篇篇分散的稿件如果孤立发表,往往可能割断稿件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不能反映出生活画卷的统一性。稿件的配置可以通过同题集中、集纳专栏、配评论、加按语等方式,产生1+12的效果。对新闻的加工做得好,新闻的传播效果就好。

(4)传递迅速。新闻强调的是“新”。迅速是新闻传播区别于其他传播的特点之一。所以,新闻采编工作也必须是迅速的,这是由新闻传播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时效性的强弱是判断新闻价值高低的要素之一。新闻采编工作应该发现事实的新闻价值,通过加工、制作,最终实现新闻价值。从这个角度讲,采访和编辑的过程也应是迅速的。但是,采访编辑工作信息量大、内容复杂多样、真女性要求高、社会影响巨大,还要合理地运用抢、压等手段。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传递迅速既是采访编辑工作的特点,同时也是其难点。

(二)采编工作的管理机制

现行采编工作的管理机制大致可以分为以专业部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和以版面为中心的管理机制两种构架。下面,我们对这两种管理机制及其运作方式分别加以介绍。

1.以专业部为中心的管理机制

即按照新闻内容的专业性质来设立部门,进行日常的采编工作的一种管理机制。这是一种传统的管理机制,现仍是一般报社常用的一种管理机制。报社的编辑部门一般与我国党政部门的设置及有关系统的设置相对应。

以专业部为中心的管理机制有利于记者和编辑迅速地了解和熟悉与所负责专业有关的情况,便于采编工作者在该领域发现与该专业有关的有新闻价值的新事件和新问题,便于提高报道质量。其不足之处恰恰也是源于采编人员对所负责专业相关情况的熟悉。新闻必须是新鲜的,讲究抓“活鱼”,这就要求采编人员,尤其是记者始终保持对生活的新鲜感。而以专业部为中心的管理机制限制了采编人员的活动领域,记者在一个部门待久了,便很难保证能始终如一地保持“新鲜”的目光,而且,这样的管理机制容易导致一些记者成为某个系统、某个企业的代言人,使“有偿新闻”和不正之风得不到根本纠正。

另外,以专业部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容易使业务采访分工太细太死;由于编辑部门条块分割的板块结构,形成各自为政、“信息剂据”的局面。有些新闻正好处在两个专业部“信息领地”的交叉点上,就容易成为“盲点”,造成漏报现象;有些新闻被两个以上部门认为是属于自己部门的“信息领地”,又容易造成重复报道的现象。

在经济运行机制、信息传递方式、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今天,以专业部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已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2.以版面为中心的管理机制

即以各类稿件在报纸上编排布局的整体产物--版面为中心来组织日常采编工作的一种管理机制,以版定部,以部定人。各部门实行采、编、通、校、摄、美工和出版一条龙,每一个部门都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小编辑部。采编人员根据版面的定位、特色与要求来采写和组织稿件,对版面负责。版面的责任编辑直接对总编辑负责。这是一种按新闻规律设置报社相关部门的管理机制,是新闻改革的一种有益探索。

这种管理机制打破了传统的以专业部为中心的管理机制所造成的采访报道的行业分隔,提高了信息的处理性,提高了采访的机动性。比如,上海《劳动报》,根据改版后的八个版面,重新设置八个采编部门,部主任有人事权、发稿权和分配权,同时也负有提高报纸版面质量的责任。这样的管理机制有利于杜绝“有偿新闻”现象,并从根本上改变了编辑部门条块分割的板块结构,有利于记者以最有效的方式获取和传播新闻,有利于采编人员在统一的价值标准下进行竞争,最终有利于报社提高办报质量。但这一管理机制也有缺点,即在短时间内,记者无法做到对某一专业十分熟悉,报社很难培养出某一领城内的专家型的记者。

在新闻管理实践中,这两种管理机制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也并没有一个标准的模式,它们之间也有相互融合,即在同一报社内部也有可能出现两种管理机制并存的局面。总之,在实行企业化改革的过程中要不断摸索报社内部的管理机制,要因地制宜,因报而异,才能找到最适合报纸发展需要的管理机制。

对新闻采编工作的管理大致上也就是对记者工作的管理和对编辑工作的管理两部分。一般情况下,对记者工作的管理主要以考绩为主;而对编辑工作的管理则采取考勤与考绩相结合的办法,即以一定的制度保证记者和编辑工作的有序性和积极性。不管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方法,新闻采编工作管理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充分发挥采编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以较好地完成报道任务,并不断提高报道质量,提高媒体水平,使媒体具有一定的特色,在激烈的新闻竞争和媒体竞争中取得胜利。

3.采编工作的工作量考评

新闻单位大多以企业化的管理方法来管理采编工作,其中一条重要的标志就是通过对工作的量化来实施对记者和编辑工作的管理,制定一定的奖惩制度,将工作量与个人所得直接挂钩,多劳多得,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无论是新闻报道也好,还是作为各类新闻报道外化形式的版面也好,都是采编人员脑力劳动的成果。有好的报道、好的版面,也有一般的报道和一般的版面。这种情况下,如何对采编人员的工作加以量化?另外,记者与编辑分工不同,缺一不可,记者采写报道与编辑在后期对稿件的再创作综合形成了一份有特色的报纸内容,两者分工不同,作用不同。这种情况下,在工作量化的过程中如何做到公平?

下面介绍一种现在很多新闻媒体都采用的记者、编辑工作量的计算方法。我们假定编辑部对记者、编辑的考绩以1分为基本单位,以分值多少将自采稿件与编辑稿件区分开,质量很好、较好与一般的稿件区分开。

一般新闻稿,如果是自采稿件,按照简讯1分/篇、300

字左右3分/篇、600字以上6分/篇、头条9分/篇(一般会议新闻除外)的标准执行;如果是编辑稿件,标准则为300字左右1分/篇、600字左右2分/篇、900字以上3分/篇、头条5分/篇。这种工作量的计算方法既兼顾了效率与公平,又鼓励了记者采写新闻报道的热情。譬如说,规定记者在报纸所在地以外的地方采写的稿件,分数加倍;记者未去现场的,不加分,这样的考绩办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鼓励记者脚到现场,深入采访的作用。还有很多细化规定,在此不作--介绍。

大致说来,每个采编人员每月的奖金额可用下列公式来表达:

采编人员奖金额=报社采编人员总数x平均奖金额当月所有采编人员的总分值

x采编人员当月工作量分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炮灰女配主修玄学[西幻] 陛下求你安生些 赛博勇者,在线猎魔 救命!离婚后豪门大佬缠欢上瘾 天子朱砂痣,但已中年 隐岛 夫君是纨绔(重生)